朋友的公司有一個女孩,很懂得升職之道,對老闆們左右逢迎,實際上是否能幹就不曉得,但卻很會令老闆們覺得她勤奮。她後來終於升職了,卻被一個還未升職的同事霸了屬於她的一間辦公室,那人沒有意思搬出,其他人自然也不替她着緊。
有一天,她默不作聲地,拿了件私人物品,也不敲門,徑自走進那房間,也不和坐在裡面那同事說話,就這樣放下那件私人物品,對那同事淡淡一笑,就走了出來。兩天後,那同事「識做」地搬出來了。
Wednesday, December 17, 2008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求生記(十一) 我請你吃飯……
很多工作都已經發展成很專業的行業,尤其是公關工作,如果涉及公眾活動和企業形象的,就不是「阿豬阿狗」、「皇親國戚」可以勝任。
以下情況簡直可以用光怪陸離來形容。
朋友看見自己的機構登了一個很大的報紙廣告,宣傳一項大型活動,邀請公眾参加。哈,看來看去,怎麼這項活動沒有日期?原來居然忘了在廣告上寫上活動日期!就等如你大鑼大鼓四週圍告訴人請吃飯,但請帖上卻沒說吃飯的日子,真是大開眼界。
事情若發生在有要求的機構,負責人已經「人頭落地」。不過不要緊,這事沒有人需要負責,因為過程由很多人一起負責,所以等於沒人需要負責。
以下情況簡直可以用光怪陸離來形容。
朋友看見自己的機構登了一個很大的報紙廣告,宣傳一項大型活動,邀請公眾参加。哈,看來看去,怎麼這項活動沒有日期?原來居然忘了在廣告上寫上活動日期!就等如你大鑼大鼓四週圍告訴人請吃飯,但請帖上卻沒說吃飯的日子,真是大開眼界。
事情若發生在有要求的機構,負責人已經「人頭落地」。不過不要緊,這事沒有人需要負責,因為過程由很多人一起負責,所以等於沒人需要負責。
Tuesday, December 9, 2008
求生記(十) 「醉生夢死」
最近聽說有這麼一對叫做「醉生夢死」的兩主僕,一定要和大家分享。
那個下屬是那個老闆親自請的。老闆天馬行空,經常改變主意,而且改了永遠不承認改了,很多員工嘗試在這情形下和她爭辯,他們當然不得好死。
那個下屬則沒有這般與老闆爭辯,但並不因為他很精明圓滑或有甚麼心思,只因為他一向沒帶腦袋上班,事情十件有九件忘掉,忘掉約了人,忘掉事情有限期,忘掉幾個手下中哪個手下負責甚麼,忘掉手下叫甚麼名字,忘掉他們的名字?真的,據說記得以後忽然又忘了。他對着手下甲說:「你不是手下乙嗎?這件檔案不是你管的嗎?」手下甲答道:「你看真點,我是阿甲啊!這明明是阿乙的。」
在電影《東邪西毒》裡面,黃藥師說:「不久前,我遇上一個人,送給我一罈酒,她說那叫“醉生夢死”,喝了之後,可以叫你忘掉以做過的任何事。我很奇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酒。她說人最大的煩惱,就是記性太好,如果什麼都可以忘掉,以後的每一天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那你說這有多開心。」
所以那兩主僕相處得很好,一個不停地改變主意,一個不停地忘掉老闆改變過主意,真是「醉生夢死」的一對,像極了王家衛電影,連節奏也像。
那個下屬是那個老闆親自請的。老闆天馬行空,經常改變主意,而且改了永遠不承認改了,很多員工嘗試在這情形下和她爭辯,他們當然不得好死。
那個下屬則沒有這般與老闆爭辯,但並不因為他很精明圓滑或有甚麼心思,只因為他一向沒帶腦袋上班,事情十件有九件忘掉,忘掉約了人,忘掉事情有限期,忘掉幾個手下中哪個手下負責甚麼,忘掉手下叫甚麼名字,忘掉他們的名字?真的,據說記得以後忽然又忘了。他對着手下甲說:「你不是手下乙嗎?這件檔案不是你管的嗎?」手下甲答道:「你看真點,我是阿甲啊!這明明是阿乙的。」
在電影《東邪西毒》裡面,黃藥師說:「不久前,我遇上一個人,送給我一罈酒,她說那叫“醉生夢死”,喝了之後,可以叫你忘掉以做過的任何事。我很奇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酒。她說人最大的煩惱,就是記性太好,如果什麼都可以忘掉,以後的每一天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那你說這有多開心。」
所以那兩主僕相處得很好,一個不停地改變主意,一個不停地忘掉老闆改變過主意,真是「醉生夢死」的一對,像極了王家衛電影,連節奏也像。
求生記(九) Metallic 變 Organic?
一位做IT的朋友,他的同事又懶又蠢,有日公司的伺服器壞了,他致電叫同事看看軟件的其中一個部份,那同事像平日查核同事的座枱電腦一樣,只關了伺服器的電源,又再開啓,就算了,問題當然沒解決。
朋友失笑說:「伺服器的軟件有問題,怎能靠一開一關解決?你是不是看得『變形金鋼』(Transformer)太多,以為Metallic 會自動變 Organic?會懂得自我修復?」
咦,這同事很可能也是Metallic的,不懂得自我修復。
朋友失笑說:「伺服器的軟件有問題,怎能靠一開一關解決?你是不是看得『變形金鋼』(Transformer)太多,以為Metallic 會自動變 Organic?會懂得自我修復?」
咦,這同事很可能也是Metallic的,不懂得自我修復。
求生記(八) 無魚蛋,要墨魚丸好嗎?
一個朋友氣憤地說了這件事。
他老闆能力有限,有一天,有同事向他解釋:「我們有百多個客,目前只有四十個客戶可以用賠錢的方法解決,因為……。至於XT$%^^%……,就#%#%%&^*^*……。」那同事又說了更多有關的資料。十分鐘便說完了,問老闆有沒有問題,老闆沉思半秒,反問道:「那麼,我們的客戶可不可以用賠錢的方法解決?」
這令人想起麥兜故事。
「要魚蛋麵。」
「沒有魚蛋。」
「那麼要墨魚丸。」
「沒有墨魚丸。」
「那麼有沒有魚蛋?」
「……!」
原來這種事在現實中是會發生的。朋友,你在他面前,要忍着不要笑啊!
他老闆能力有限,有一天,有同事向他解釋:「我們有百多個客,目前只有四十個客戶可以用賠錢的方法解決,因為……。至於XT$%^^%……,就#%#%%&^*^*……。」那同事又說了更多有關的資料。十分鐘便說完了,問老闆有沒有問題,老闆沉思半秒,反問道:「那麼,我們的客戶可不可以用賠錢的方法解決?」
這令人想起麥兜故事。
「要魚蛋麵。」
「沒有魚蛋。」
「那麼要墨魚丸。」
「沒有墨魚丸。」
「那麼有沒有魚蛋?」
「……!」
原來這種事在現實中是會發生的。朋友,你在他面前,要忍着不要笑啊!
Monday, July 21, 2008
求生記(七) 拿!
朋友的一個同事叫他不要出席某場演講,原因是不用那麼多人手,朋友心想大家不過是同級,而且老闆叫了,你有甚麼資格叫我不去?於是說:「老闆叫了,我不能不去。」
「我幫你告訴他,你週末有節目,不想去。」
「但我週末沒有節目,而且我想去,是我負責撮寫講座精要。」
「也不一定要去,往後兩場你不用去了!我一個人打點就夠了,如果你想聽那演講,聽錄音也可。」
「我不能只聽錄音,一定要在現場看着講者的臉,才能撮寫出講座精要。」那人沒趣走了。
朋友將此事告知一位好友,好友說:「你該對他說:『怎麼要在現場才聽得清楚呢?例如,你現在在我面前,『拿!』(舉起手指手勢),看,只聽錄音,就看不到這效果了,是不是?我只是示範,並不是『拿』你,哈哈哈。』」
「我幫你告訴他,你週末有節目,不想去。」
「但我週末沒有節目,而且我想去,是我負責撮寫講座精要。」
「也不一定要去,往後兩場你不用去了!我一個人打點就夠了,如果你想聽那演講,聽錄音也可。」
「我不能只聽錄音,一定要在現場看着講者的臉,才能撮寫出講座精要。」那人沒趣走了。
朋友將此事告知一位好友,好友說:「你該對他說:『怎麼要在現場才聽得清楚呢?例如,你現在在我面前,『拿!』(舉起手指手勢),看,只聽錄音,就看不到這效果了,是不是?我只是示範,並不是『拿』你,哈哈哈。』」
求生記(六) 這不是我負責的
以下是千真萬確的一件真人真事。部門要召開一個緊急會議,從電腦播放一段有聲有畫的片段,誰知弄了很久仍未準備好會議室,新同事細問之下,有如下對話。
「怎麼弄了大半天仍未準備好會議室?」
「仍在準備音響部份。」
「電腦不就可以發聲了嗎?」
「聲量太小,要用擴音器。」
「會議室有呀?」
「這會議室的擴音器不行。」
「問電腦部找個新的呀?」
「擴音器不是電腦部管的。」
「問那個部門才有?」
「總務部。」
「但電腦部不是在駁線嗎?」
「是的,但他們不負責擴音器,只負責電腦部份。」
「天!難道”喇吧”(擴音器)不是電腦的一部份!?如此看來,滑鼠也可能是另一部門管的了!」
「喂,吓?哦!」掛了電話。
「甚麼?」
「總務部說這會議室根本沒有擴音器。」
「天!那裡才有!?」
「樓上三個會議室都有!」
「那為甚麼當初沒想起上樓上!」
「……因為費事要老闆走上走下。」
「那快去book了樓上會議室,免得給人book了!」
「還是不行……。」
「為甚麼!?」
「因為只有XX部有權book樓上的會議室!」
「XOY$@$@#!」
「下次我們自己部門買個擴音器吧!……也許費用要很久才批?」
「費用批核事少,但政治上不可行?」
「為甚麼?」
「因為你這要求突顯了幾個部門的分歧,即是得罪了他們,以後會很麻煩。」
「怎麼弄了大半天仍未準備好會議室?」
「仍在準備音響部份。」
「電腦不就可以發聲了嗎?」
「聲量太小,要用擴音器。」
「會議室有呀?」
「這會議室的擴音器不行。」
「問電腦部找個新的呀?」
「擴音器不是電腦部管的。」
「問那個部門才有?」
「總務部。」
「但電腦部不是在駁線嗎?」
「是的,但他們不負責擴音器,只負責電腦部份。」
「天!難道”喇吧”(擴音器)不是電腦的一部份!?如此看來,滑鼠也可能是另一部門管的了!」
「喂,吓?哦!」掛了電話。
「甚麼?」
「總務部說這會議室根本沒有擴音器。」
「天!那裡才有!?」
「樓上三個會議室都有!」
「那為甚麼當初沒想起上樓上!」
「……因為費事要老闆走上走下。」
「那快去book了樓上會議室,免得給人book了!」
「還是不行……。」
「為甚麼!?」
「因為只有XX部有權book樓上的會議室!」
「XOY$@$@#!」
「下次我們自己部門買個擴音器吧!……也許費用要很久才批?」
「費用批核事少,但政治上不可行?」
「為甚麼?」
「因為你這要求突顯了幾個部門的分歧,即是得罪了他們,以後會很麻煩。」
求生記(五) 寄文件
朋友在公營機構工作,每一個步驟分開不同的人做,分工很細,例如準備文件由中層人員做,影印由文員做,寄出由秘書做。誰知有份急件打回頭,原來地址只有「XXX公司,香港」幾個大字,只因詳細地址要花點心思上網找,那員工沒找就寄出,去了放假。朋友見了氣極,自己找來地址重新填上,逐一步驟致電各部門叫人寄出。才寄了,又收到電話,原來同日寄出的郵件,有兩份地址是對了,但內裡的文件收件人卻對掉了!老闆的臉給丟清。當日總共才寄出四份文件,三份是錯的,其中一份更錯上加錯,缺了重要的兩頁。那位收件人可能時運低。
大家不禁要問,那秘書後來怎樣了?她當然完好無缺地繼續上班,一邊吃放假時老遠買回來的手信。這便是公營機構,而且是外界以為較有效率的一家公營機構。
大家不禁要問,那秘書後來怎樣了?她當然完好無缺地繼續上班,一邊吃放假時老遠買回來的手信。這便是公營機構,而且是外界以為較有效率的一家公營機構。
Friday, February 1, 2008
求生記(四) 「忍」功
據知很多事業成功的人士都深明「忍」的道理,或者可以算作EQ。例如能夠忍受被編派去當「清潔組長」這些閒職,除了特首以外,另外還有別人。有一位男士,是大集團的執行董事,在經濟衰退的時候,被派去管理清潔業務,後來終於成了上市公司董事之一。
原來這些事業成功的人士,往往能夠百忍成金,在不利自己的環境下沉默服貼,等待時機,同時又防備對手用各種方法脅逼。只要是上班一族,幾乎無可避免地總要遇上這種情形,到了某階段,就會遇上一些人,認為你是對手,給你麻煩。所以「忍」或EQ往往是前途的關鍵。
原來這些事業成功的人士,往往能夠百忍成金,在不利自己的環境下沉默服貼,等待時機,同時又防備對手用各種方法脅逼。只要是上班一族,幾乎無可避免地總要遇上這種情形,到了某階段,就會遇上一些人,認為你是對手,給你麻煩。所以「忍」或EQ往往是前途的關鍵。
Wednesday, January 23, 2008
求生記(三) 被動的無能
上次說到辦公室有各種的無能事物,其中無能也有很多種,包括「被動的」:盡量找藉口表示不是自己的工作範圍;「主動的」:把同事和下屬做的好事說成是自己的功勞;甚或經常指別人出錯,以掩飾自己錯處,這時候他們是很有殺傷力的。
最近在報章求職版有個廣告,招聘一名公關部副部門主管,必須是個「native」英語背景的人,只負責修改部門的文件。這立即令人聯想到幾個情況。一、那部門的主管英文很糟,要找個副手修改英文;二、這部門的其他職員英文也很糟,日常文書需要找人專門修改。
而更實際的情況,往往是這部門主管推說自己太忙,沒有時間修改手下人的英文文件。這樣其實說不通,既然如此,何不找幾個會寫良好英文的手下?我就曾以八千至一萬元聘得兩名英文比很多律師還要好的大學畢業生,其中一個還是英國回流的。
然而那招聘廣告的問題並非如此簡單。它首先假設了「native」英語背景的人英文水準一定好,而非「native」的人水準一定不及。曾經見過一名「native」英語背景的人士英文書寫糟透了,卻也在公關界任職,當時立即就決定此人和公司是永不可錄用的。
但登廣告的這機構還面對一個更大的難題,就是他們這部門主管既然無能力聘請英文良好的低級職員,那麼是否又有能力分辨來應徵副主管的「native」英語水平?需知道「會講」不等於「會寫」。
最嚇人的是這則廣告其實出自一個面向國際、專門處理海外商貿推廣活動的龐大政府支助機構。顯然納税人的金錢被逼花在這修改英語之上,為無能付出了代價。
本來英語能力和辦事能力並不一定有關,很多上市公司主席、大機構CEO工作能力超卓,英文水平沒甚麼要緊。然而部門主管和中層管理人員,卻是每天親力親為處理各種文書要務的關鍵,若連書寫和分辨良好英文的能力也欠奉,而推委以至為此增聘人手,便是其上司和機構的大不幸。
以上是一個典型「被動的無能」例子。
…待續
最近在報章求職版有個廣告,招聘一名公關部副部門主管,必須是個「native」英語背景的人,只負責修改部門的文件。這立即令人聯想到幾個情況。一、那部門的主管英文很糟,要找個副手修改英文;二、這部門的其他職員英文也很糟,日常文書需要找人專門修改。
而更實際的情況,往往是這部門主管推說自己太忙,沒有時間修改手下人的英文文件。這樣其實說不通,既然如此,何不找幾個會寫良好英文的手下?我就曾以八千至一萬元聘得兩名英文比很多律師還要好的大學畢業生,其中一個還是英國回流的。
然而那招聘廣告的問題並非如此簡單。它首先假設了「native」英語背景的人英文水準一定好,而非「native」的人水準一定不及。曾經見過一名「native」英語背景的人士英文書寫糟透了,卻也在公關界任職,當時立即就決定此人和公司是永不可錄用的。
但登廣告的這機構還面對一個更大的難題,就是他們這部門主管既然無能力聘請英文良好的低級職員,那麼是否又有能力分辨來應徵副主管的「native」英語水平?需知道「會講」不等於「會寫」。
最嚇人的是這則廣告其實出自一個面向國際、專門處理海外商貿推廣活動的龐大政府支助機構。顯然納税人的金錢被逼花在這修改英語之上,為無能付出了代價。
本來英語能力和辦事能力並不一定有關,很多上市公司主席、大機構CEO工作能力超卓,英文水平沒甚麼要緊。然而部門主管和中層管理人員,卻是每天親力親為處理各種文書要務的關鍵,若連書寫和分辨良好英文的能力也欠奉,而推委以至為此增聘人手,便是其上司和機構的大不幸。
以上是一個典型「被動的無能」例子。
…待續
Subscribe to:
Posts (Atom)